仙糧機械:“短板”的另一面是機遇
聽說天門工業園仙糧機械有限公司今年有新動作。近日,走進企業,總經理黎中華將記者徑直帶到成品車間,10多臺大裝備依次排開,十分壯觀。
三層樓高、30噸重,個個都是“大家伙”!“這就是我們今年推出的新產品——糧食烘干機。”黎中華自豪地介紹。
仙糧機械是以生產碾米機、碎米機等小型糧機為主的企業,為何又開始“搗鼓”糧食烘干機這類大型裝備?
“糧食烘干機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!”黎中華說,在湖北,雖然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5%,水稻、小麥達到80%以上,但機械化烘干這一糧食產后加工處理環節卻一直處于較低水平,僅為4.6%,成為最薄弱的“短板”。
產業的“短板”便是企業的機遇。去年,仙糧機械開始謀劃向糧食烘干機這一糧機產業鏈下游進軍。4月份,企業花了50萬元,從江蘇某公司引進了一套糧食烘干機的生產工藝,并依托自己的研發團隊進行設計完善。不到半年時間,便可小批量生產。
今年,企業投入500萬元資金,改造生產線,新上設備,達到了年產500臺的產能。此外,黎中華還透露,目前企業的糧食烘干機產品正在省農機鑒定站進行鑒定,預計7月份拿到推廣證書后,便可進入國家農機推廣目錄,成為可獲國家補貼的農機。
“今年,國家農機推廣目錄中第一次出現糧食烘干機,未來這個市場不可限量。我們上這個項目的機遇非常好。”黎中華高興地說,公司正準備擴規,計劃今年將產能擴大到1000臺,預計可實現產值1億元。
由小糧機到大裝備,這是企業的夢想。但對于家庭作坊起家,實力并不雄厚的仙糧機械來說,如何與中聯重科這些國內龍頭企業競爭?
“我們的產品研發非常重視客戶體驗,每一個工藝都充分考慮到農業生產實際。”農民出身,靠自學和實踐摸索,拿到幾項國家專利的黎中華說。事實上,仙糧機械早就建立了自己的研發團隊,每年投入研發資金近百萬元,有近20個產品為企業自主研發。
在車間醒目位置,記者看到一臺破舊的老式自走式碾米機。據悉這是為了警示全廠要嚴把產品質量關。
創業初期,公司一批自走式碾米機出現質量問題,客戶投訴不斷,黎中華一咬牙,全部召回,20臺碾米機,企業損失近百萬。
“企業規模不大,但管理不能不嚴;產品產能不大,但質量不能不抓。”黎中華說,中小企業要成長,就要在質量上敢于與大企業競爭!
通過建立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和產品檢測中心,仙糧品牌已經得到客戶認可。
今年,該企業的糧食烘干機一經推出,便拿到1000萬元的訂單。一位來自貴州的經銷商到企業的生產線參觀后,當即簽下首批200萬元的訂單。
摘自天門工業園網站:http://www.tmpark.cn/html/xinwendongtai/2015/7/2015713_170203_7929/